XX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計算機網絡布線工程技術規范
一、 目的
為加強新型網點和自助設備等物理渠道建設管理,優化計算機網絡布線系統,滿足業務的網絡連通需求,提高網絡的可用性和業務的高質量傳輸,特制定《XX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計算機網絡布線工程技術規范》,簡稱《規范》。
二、 設計依據
1、 國家有關技術標準。
GB/T5031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2-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CECS72:97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
YD/T926-1997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
TIA/EIA-568A 《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準》
ISO/IEC 11801: 1995 (E)國際布線標準;
EIA/TIA TSB-67 現場測試非屏蔽雙絞線布線系統傳輸性能規范
2、 《XX銀行渠道建設管理試行辦法》
3、 《XX銀行零售網點功能分區指引》
4、 《XX銀行網點IT建設技術規范(V1.0)》
三、 使用范圍
該《規范》適用于XX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行轄內所有分支機構的計算機超五類網絡布線、6類屏蔽布線、光纖布線。
四、 計算機網絡布線規范
1、 產品規范
l 光纖、雙絞線、面板、模塊、配線架、理線架、跳線、水晶頭
以上產品為網絡布線必備產品,要求布線產品品牌為XX,如果配線架不帶理線架,要求單獨配備理線架,便于線纜的整理。其中,雙絞線等布線產品要求超5類標準,速率達到100M全雙工,光纖等布線產品要求千兆標準。超五類布線產品型號見下表(略):
l 網絡機柜
要求網絡機柜品牌為XX,型號為(600*600*1000)、(600*600*2000),標配,機柜立梁厚度1.5mm,側板厚度1.0mm,機柜顏色為黑色,網孔門。省分行、二級分行、支行及網點布線要求機柜高度為2m,自助銀行布線機柜高度為1m。
l VGA配套線纜
VGA配套線纜包括視頻線纜和音頻線纜,VGA線纜等配套設備要求品牌為XX。音頻線纜要求實現左右兩聲道同時發聲,線纜的質量要求能夠保證圖像畫面的清晰、聲音清楚。
l 線槽
線槽鋪設要求是鍍鋅鐵線槽,質量優質,線槽壁厚要求1.0mm及以上,線槽表面不應有穿孔、裂縫和明顯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不允許有銹蝕。
l 保護管及連接管
線纜套管及連接管要求是鍍鋅鐵管,質量優質,管壁厚度要求1.0mm及以上,鐵表面不應有穿孔、裂縫和明顯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不允許有銹蝕,管內線纜不易過多,一般4分鋼管**多放置4根超五類線纜,6分鋼管**多放置6根超五類線纜。
l 86線盒要求是鍍鋅鐵盒,壁厚度要求1.0mm及以上,質量優質。
l 面板、配線架及跳線兩端的標簽要求是由標簽打印機打印,打印紙要求有較強的黏度。
l 配線架到交換機的跳線由布線公司負責提供并安裝,需要做到滿配。布線公司可以使用成品跳線或自做跳線,跳線品牌也要求是XX。一般情況下,配線架與交換機在同一機柜中。配線架到運營商提供的電話接入設備間的跳線由布線公司提供并連接。要求所有跳線捆扎整齊,跳線標有標簽。辦公位連PC機的跳線,布線公司根據PC機數量提供,適當留5-10根做備份。
2、 布線系統設計規范
線纜布放要求全程套接鍍鋅鐵管,包括鐵管間直連、鐵管間垂直連接及鐵管與86線盒連接,線纜較多時,可以使用線槽。
l 工作區子系統設計規范
Ø 工作區內線槽要布局合理、美觀,走直線,與墻腳線平行;
Ø 線纜要求套鍍鋅鋼管;
Ø 鐵管與鐵管連接處要求使用鍍鋅鐵管連接部件,要求連接結實,穩固;
Ø 鐵管與線盒連接處要求使用鍍鋅鐵材質連接部件,線盒接口處要求平滑;
Ø 墻面信息座要設計在距離地面30cm以上;
Ø 安裝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應采用防水和抗壓的接線盒;
Ø 信息座安裝要做到一樣高、平、牢固;
Ø 信息面版要求固定牢靠;
l 水平干線子系統設計規范
Ø 線槽、鐵管走向要布局合理、美觀,走直線,與墻腳線平行,禁止出現交叉、網狀等現象;
Ø 線纜要求套鍍鋅鐵管或走槽道;
Ø 鐵管與鐵管連接處要求使用鍍鋅鐵材質連接部件,接口處要求平滑,鐵管與槽道連接處要求使用鍍鋅鐵材質連接件,接口處要求平滑;
Ø 槽與槽、槽與槽蓋要求結合良好,槽蓋要求覆蓋到槽的全部;
Ø 托架、吊桿要求安裝牢靠;
Ø 水平干線與垂直干線、工作區交接處不允許出現裸線;
Ø 水平干線槽內的線纜布放應順直,盡量不交叉,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線纜應每間隔1.5m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Ø 水平干線槽內的線纜要求固定;
Ø 水平干線如有分支,要求分支接口處牢固。
Ø 如果線纜數量較多,不易套鐵管,要求走線槽。
l 垂直干線子系統設計規范
Ø 槽與槽、槽與槽蓋要求結合良好,槽蓋要求覆蓋到槽的全部;
Ø 托架、吊桿要求安裝牢靠;
Ø 樓層與樓層之間的洞口要求封閉;
Ø 拐彎線纜要求留有弧度;
Ø 線纜要求套鍍鋅鐵管或走槽道;
Ø 鐵管與鐵管連接處要求使用鍍鋅鐵材質連接部件,接口處要求平滑;
Ø 雙絞線敷設時線要平直,走線槽時,不要扭曲;
Ø 雙絞線的兩端點要標號;
Ø 雙絞線不要拐硬彎;
l 管理間、設備間子系統設計規范
Ø 要求機柜、機架安裝牢靠、擺放整齊;
Ø 線纜、配線架及理線架整齊;
Ø 配線架上配有信息點的標號,標號要求牢固,不易脫落;
Ø 要求網絡機柜接地;
3、 電氣技術規范
超五類網絡綜合布線要求達到指定的電氣技術標準,所有電氣技術指標驗收按照通道鏈路方式進行驗收。
l 連通性
要求每個信息點都能夠連通網絡,達到100M速率、全雙工工作模式。
l 接線圖
接線圖要求顯示每條線纜的8條芯線與接線端子的連接實際狀態,正確的線對組合為:1/2,3/6,4/5,7/8。
l 線纜鏈路長度要求符合表1: 要求線纜長度小于表中所列極限長度。
表1:布線連接方式的允許極限長度一覽表
l 直流環路電阻
在通道鏈路方式或基本鏈路方式下,線纜每個線對的直流環路電阻在20——30攝氏度環境下的****值:3類鏈路不超過170Ω,3類以上鏈路不超過30Ω。
l 衰減指標要求符合表2: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線纜衰減值小于表中所 列5類E指標。
表2:不同連接方式下允許的**大衰減值一覽表
l 近端串擾損耗(NEXT)要求符合表3: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近端串擾損耗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3:**小近端串擾一覽表
l 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要求符合表4: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4:相鄰線對綜合近端串擾限定值一覽表
l 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要求符合表5: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 近端串擾與衰減差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5:串擾衰減差**小限定值一覽表
l 等效遠端串擾損耗要求符合表6: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等效遠端串擾損耗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6:等效遠端串擾損耗最小限定值一覽表
l 遠端等效串擾總合要求符合表7: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遠端等效串擾總合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7:遠端等效串擾總合限定值一覽表
l 傳輸時延T
在通道連接方式或基本連接方式下,對5類及5類以下鏈路傳輸10——30MHz頻率的信號時,要求線纜中任一線對的傳輸時延T≤1000ns;對于5類E,要求T≤548ns
l 線對間傳輸時延差
以同一線纜中信號傳播時延**小的線對的時延值作為參考,其余線對與參考線對時延差值不得超過45ns。
l 回波損耗要求符合表8:頻率為100MHZ情況下,要求**小回波損耗大于表中所列5類E指標。
表8:最小回波損耗值一覽表
l 布線系統接地
要求網絡機柜接地。
l 綜合布線電纜與電力電纜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詳細指標見表9:
表9: 對絞電纜與電力線**小凈距
4、 布線文檔規范
網絡布線公司施工結束后,需提交施工相關文檔,文檔明細如下:
l 網絡布線邏輯圖。
l 網絡布線工程圖(物理圖)。
l 機柜面板圖。
l 配線架與信息插座對照表。
l 配線架與交換機接口對照表。
l 測試報告(按照布點數量,提供30%的信息點接線圖、長度、電阻、衰減、近端串擾、綜合近端串擾、近端串擾與衰減差(ACR)、等效遠端串擾、等效遠端串擾總合、時延、時延差、回波損耗等數據)。
5、 其它規范
六類屏蔽及光纖布線除符合本《規范》外,系統設計及電氣技術指標還要符合其它相關規范,包括如下:
GB/T5031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2-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CECS72:97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
YD/T926-1997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
TIA/EIA-568A 《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準》
ISO/IEC 11801: 1995 (E)國際布線標準;
EIA/TIA TSB-67 現場測試非屏蔽雙絞線布線系統傳輸性能規范